发布时间:2025-10-28编辑:无线充模块浏览:0次
漫步在深圳科技园的写字楼间,你手中那台支持无线快充的手机、背包里悄无声息补充能量的TWS耳机,甚至咖啡厅桌面上嵌入无线充电模块的智能家具,都可能跳动着一颗来自同一家中国芯片设计企业的心脏——英集芯(INJOINIC)。这家2014年诞生于深圳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已在十年间将技术触角延伸至全球消费电子品牌的无线充电核心模块,用自主研发的SOC芯片编织起一张覆盖多场景的无线能量传输网络。
一、无线能量的中枢神经:发射端与接收端双轨并进
翻开英集芯的无线充电产品手册,两条清晰的技术路线跃然纸上:发射端(TX)与接收端(RX)。这对“能量拍档”如同电力传输的起点与终点,共同构建完整的无线充电闭环。
发射端芯片IP6805S与IP6821——它们被工程师称为“桌面能量站”。当你将手机轻放于小米无线充电器或OPPO的立式充电板时,正是这类芯片在幕后调度磁场能量。以IP6805S为例,其最大支持15W功率输出,兼容Qi标准的同时内建异物检测(FOD)功能,如同一名谨慎的电力管家,确保钥匙、硬币等金属物体误放时自动断电,避免安全隐患。而IP6821更进一步,可同时为两副耳机或“手机+耳机”组合供电,成为多设备充电桌面的首选方案。
接收端芯片IP2726与IP5568——它们是便携设备的“能量翻译官”。当无线充电发射器产生的交变磁场抵达手机或耳机时,这类芯片负责将磁场转化为直流电并精准调控至电池所需电压。以TWS耳机仓常用的IP5568为例,其同步整流效率高达93%,相当于将100份电力中的93份有效注入电池,远高于行业普遍的85%水平。这种“滴水不漏”的转换能力,让耳机仓体积缩小20%成为可能。
二、场景革命:从消费电子到智能生活的芯片渗透
英集芯的无线充电版图早已突破手机配件边界,其芯片正在三大场景中悄然重塑充电体验:
移动音频的续航革命
走进倍思(Baseus)的声学实验室,工程师们正测试新一代Inspire XP1降噪耳机。在仅硬币大小的充电仓内,IP5529电源管理SOC扮演着“微型电站”角色。这颗芯片的独特之处在于“跟随充电”技术:它能以10mV为单位精细调节输出电压(范围3.2~5.5V),如同为不同型号耳机定制专属能量通道,将充电效率再拔高15%-20%。这意味着用户原先45小时的综合续航,可延长至近53小时——足够从深圳飞往纽约的航班上全程享受音乐。
智能家居的无感赋能
在科瑞芯电子的方案展示厅,一款木质纹理的智能闹钟引起注意。其内置的英集芯发射芯片支持5W待机充电模式,当用户睡前放置手机时,芯片自动切换至涓流供电状态,既避免电池整夜满充损耗,又确保清晨电量满格。这种“无感却贴心”的设计,正被OPPO智美生活、小米生态链等品牌引入床头灯、智能音箱等产品。
车载场景的轻量化突围
传统车载无线充模块常伴随风扇噪音与厚重结构,而采用英集芯IP6805S的某新势力车型方案,凭借93%的转换效率实现自然散热,厚度从25mm压缩至12mm。更薄的模块让汽车设计师能将充电面板融入中央扶手箱曲面,实现“隐形供电”。

三、技术护城河:高集成背后的硬核创新
英集芯的市占率背后,是三项关键技术构建的竞争壁垒:
单芯片SOC集成术
以IP5529为例,这颗4mm×4mm的微型芯片(约铅笔尖大小)内部集成了MCU微控制器、升压转换器、锂电池管理等七大模块。传统方案需要3-4颗芯片协作的任务,现在由单颗芯片完成,就像把分散的办公室整合成开放式协同空间,不仅降低30%的元件成本,更大幅提升系统可靠性。
自适应充电算法
当IP6821检测到三星手机时自动启用10W AFC协议,遇到iPhone则切换至7.5W Qi模式。这种“见机行事”的协议自适应能力源于其内置的18种快充协议解码器,相当于芯片自带多国语言翻译团队。
能效边界突破
在25℃室温环境下,英集芯接收端芯片的转换效率普遍突破93%,比行业基准高出5-8个百分点。这微小的数字差异意味着:同样为5000mAh手机电池充电,英集芯方案可减少约40卡热量的浪费(相当于半杯咖啡的热量),从根源降低设备温升。
四、生态图谱:品牌客户的全球化足迹
翻开英集芯2022年科创板上市招股书,一组数据揭示其市场渗透深度:在中国无线充电芯片市场占据约21%份额,其中TWS耳机仓管理芯片市占率超35%。其技术触角已延伸至三大圈层:
消费电子巨头:小米、OPPO的无线充电配件中常见IP6805S发射方案
音频领域领导者:Baseus、Edifier等品牌的畅销耳机搭载IP5529
全球化渠道伙伴:科瑞芯电子等方案商将英集芯芯片导入欧美智能家居市场
五、未来战场:从消费电子到能源物联网
随着英集芯将研发重心转向三大赛道,无线充电的想象力正持续扩展:
15cm远距离充电:新一代磁共振芯片将突破Qi标准1cm传输距离限制
光伏+无线充电融合:实验中的IP6830芯片支持5V太阳能板直充,瞄准户外IoT设备
双向无线充:手机既能接收电能,又能通过背部向耳机发射能量
在深圳龙华区的英集芯研发中心,工程师们正测试一款为医疗内窥镜设计的微型接收芯片。这颗仅2.4mm²的硅片能在0.8mm距离内实现毫瓦级精准供电,避免传统电池在体内高温风险。当技术从消费电子走向生命健康领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身体内的医疗设备也将通过无线充电获得持久能量——这恰是英集芯们正在书写的下一个篇章。
上一篇:华为无线充电为何省去那根数据线
下一篇:没有了
二维码扫一扫
诺芯盛备案号:粤ICP备2022029173号-3 热销型号:20w无线充电模块 车载无线充电模块 鼠标无线充电模块 充电宝无线充二合一模块
